教务信息


开启学科交叉融合新篇章-- 蔡海生校长走进2024级新工科实验班课堂与师生互动交流

文章来源:宜春学院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5-02-18

2月17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蔡海生深入2024级新工科实验班课堂,实地了解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并在课后与实验班同学展开深入交流。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建军以及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中心、数计学院、理工学院、化生学院等部门负责人陪同。

在交流中,蔡海生表示,实验班的成功组建要衷心感谢我校杰出校友、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教授给予的耐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他要求同学们要以杰出校友为榜样,利用新工科实验班的平台潜心学习,努力钻研,提升学术水平,实现个人价值的突破与飞跃。他指出,新工科实验班的创立是学校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探索与实践。

随后,蔡海生以一名普通教师的身份,向新工科实验班的同学们围绕“学科交叉融合的意义何在”“学科交叉融合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如何有效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这三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蔡海生指出,学科交叉融合不仅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更是全球科技发展的必然方向。他以当前备受关注的DeepSeek为例,阐述了其融合高等数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而学科交叉融合的难点在于持之以恒的坚持、师资力量的协同整合以及学科间的高效互通。他强调,学科融合并非简单的“1+1=2”,而是各学科相互补充、深度作用,最终产生“远大于2”的效果。他鼓励同学们要融会贯通,找准自身兴趣点,打破学科壁垒,由量变到质变,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就如何有效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蔡海生特别提醒,同学们应深入挖掘自身潜能,不仅要在课堂上扎实掌握理论知识,更应主动融入教师的教学、科研及项目团队,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他鼓励同学们要夯实基础,明确研究兴趣,敢于实践,并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的创新途径。

最后,蔡海生期望每一位新工科实验班的同学都能积极投身其中,成为学校创新实践的推动者、见证者与受益者,共同实现学校设立实验班的初衷与目标。同时,对实验班的同学们明确了三项重要的成长目标:一是力争5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后继续深造,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二是积极投身各类学科竞赛,努力在国家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三是主动参与科研项目,潜心钻研,争取在毕业前发表6-7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实验班探索与实践的成功将能为学校后续创立“新农科实验班”“新医科实验班”和“新文科实验班”提供范例。

在交流结束时,李建军作总结,他指出,学校为学子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并配备了优秀的师资,同学们要以杰出典范为镜,深入思考个人发展方向,珍惜青春光阴,与学校携手并进,共同书写辉煌篇章。

交流结束后,蔡海生还与上课教师进行了交流。

 

 

图文一审 闻 豪

图文二审 赵 娟

图文三审 肖平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