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程考试大纲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奚旦立等编《环境监测》,(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不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它应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手段,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质监测、空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土壤与生物污染监测以及环境监测质量保证,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质、大气、土壤、城镇垃圾等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环境监测》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现状,力求反映当前国内外农业环境监测发展趋势,突出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水体、大气、土壤等重要农业环境要素污染监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掌握环境监测过程中的主要质量保证措施。在实验技能方面,通过课程教学和课程实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要环境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监测技能和数据处理技术。
三、学时分配
章节 | 课程内容 | 学时 |
1 | 绪论 | 2 |
2 | 水和废水监测 | 8 |
3 | 大气和废气监测 | 6 |
4 | 固体废物监测 | 2 |
5 | 土壤环境质量 | 2 |
6 | 噪声控制 | 4 |
7 |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 6
|
8 | 复习讨论 | 2 |
| 实验 | 32 |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以实验教学为主,在实验教学中,先让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再通过课程实习,使学生掌握农业环境的综合监测方法,再结合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监测的环境进行正确评价。在课程考试方面,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基本内容: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第二节 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第三节 环境标准
2.教学基本要求:
1、环境监测的分类方法和分类;
2、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3、环境监测特点;
4、环境标准的分级和分类。
3.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环境监测的内容、标准
难 点: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4.教学建议
以讲授为主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基本内容: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三节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第四节 水样的预处理
第五节 物理性质的检验
第六节 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七节 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第八节 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第九节 水质污染生物监测
第十节 底质监测
第十一节 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2.教学基本要求:
1、地面水体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2、工业废水排放源采样点位的布设和采样类型的确定;
3、用萃取法处理水样时,萃取率的计算;
4、分光光度法分析水样中重金属的基本原理;
5、用于测定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综合指标(COD、BOD、TOD、TOC)的含义以及在数量上的区别。
6、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在应用和数量上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学习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色度、浊度、溶解氧、COD、BOD、pH等的监测方法
难 点:COD、BOD的监测方法及水与废水中污染物的现代分析方法
4.教学建议
讲授为主、兼适当讨论
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大气污染基本知识
第二节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第三节 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第四节 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
第五节 颗粒物的测定
第六节 大气降水监测
第七节 污染源监测
第八节 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法
第九节 标准气体的配制
2.教学基本要求:
1、制订空气污染物监测方案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2、进行空气质量常规监测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对监测点位的优化和选择;
3、空气采样器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影响采样器效率的因素;
4、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原理;
5、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原理;
6、烟道气监测中对采样点的要求以及确定采样点遵循的原则;
7、静态配气法和动态配气法的原理以及优缺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SO2、NxOy、TSP、IP的监测方法
难 点: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集仪器,SO2、NxOy、TSP、IP的监测方法
4.教学建议
讲授为主、兼适当讨论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样和制备
第三节 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
第四节 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
2.教学基本要求:
固体废物的分类和定义;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方法;
生活垃圾的特性、处置方式及其监测重点;
垃圾渗沥水的主要来源和主要成分;
毒理学试验对评价固体废物毒性的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有害特性监测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生活垃圾的特性
难 点:有害特性监测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生活垃圾的特性
4.教学建议
以讲授为主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1.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壤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第三节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
第四节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第五节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2.教学基本内容
1、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2、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土壤的分类以及各类土壤的功能和保护目标;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类型及监测内容;
4、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的目的以及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5、常见分析仪器用于土壤重金属分析的基本原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土壤的基本性质,采样点的布设,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难点:土壤样品的预处理
4.教学建议
以讲授为主
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一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第一节 污染生物监测
第一节 生态监测
2.教学基本要求
1、污水生物系统法监测河水水质污染程度的原理;
2、用指示植物监测空气污染的基本原理;
3、贝克生物指数法、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法评价水质优劣原理的区别;
4、污染物进入动、植物体后,主要的分布和蓄积规律;
5、生态环境监测的目的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和空气污染生物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难点: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4.教学建议
讲授为主、兼适当讨论
第七章 噪声控制
1.教学内容:第一节 声音和噪声
第二节 声音的物理特性和量度
第三节 噪声物理量与主观听觉的关系
第四节 噪声测量仪器
第五节 噪声标准
第六节 噪声监测
第七节 振动及测量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1、环境噪声监测的基本任务;
2、各声学物理量的含义及表述方法;
3、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的物理含义及在环境噪声测量中的作用;
4、如何进行噪声的相加和相减;
5、使用声级计进行环境噪声测量的步骤;
6、如何使用类累计百分声级处理一组噪声测量数据。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物理量度,噪声物理量的计量方法以及声级计的工作原理;
难点:噪声物理量与主观听觉的关系。
4.教学建议
讲授为主、兼适当讨论
第八章 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节 监测实验室基础
第三节 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第四节 实验室质量保证
第五节 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
第六节 环境标准物质
第七节 环境监测管理
第八节 质量保证检查单和环境质量图
2.教学基本要求:
环境监测中开展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实验室认证和认可的必要性;
标准物质的特点及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监测实验室之间协作实验的目的;
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检测限和测定限的含义及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中的作用;
如何绘制监测质量控制图,监测质量控制图怎样控制监测数据。
3.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与管理
难 点: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与结果表述、环境监测管理
4.教学建议
讲授为主、兼适当讨论